
(文稿链接:https://www.zuzhirenshi.com/newspaper/index?newspaperId=5de43340-5143-47bb-ae0b-996223bda3ed&newsstageId=4e24822a-12a0-4bcc-9c23-854aab2317b0&newsNum=8)
古老的石碓日夜周转,雨后的微光,伴着清凉,飘来一抹稻香。风拂动着农事,弯镰银光闪闪,割稻的身躯起伏着。“哎,我放开喉咙,来打山歌哎,依吔依吔依吔依吔……”丰收的麦场上传来辽阔豪迈的岳北山歌,回荡在山间,萦绕于耳畔。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岳北农工会旧址(捷三公祠)。
岳北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北而得名。岳北村位于湖南衡山县的白果镇,与湘潭、双峰、衡阳、南岳接壤毗连。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涓水河畔有株白果古树,每到果熟季节,人们纷纷前来采摘白果入药,用以延年治病,故人们又亲切地把这座古镇称之为白果。岳北人敢于斗争,热情豪放,闻名遐迩的岳北山歌也出自这块神奇的土地。无论是老者还是稚童,都喜爱一展歌喉,唱出自己心中的万千感慨和缕缕悠情。
1923年,这个涓水河畔的小山村风起云涌,4000余名岳北农民及手工业者聚集在此,欢庆“工农握手革命”的岳北农工会正式成立,由此揭开了湖南农民运动的序幕。硝烟散去,那段岁月中不可磨灭的过往,深深烙在岳北人的记忆中。口口传颂的岳北山歌,陪伴岳北人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唱出了岳北村的巨大变化,革命先辈积极勇敢、不怕强权、敢于斗争的岳北精神如同种子一般,扎根在岳北人内心深处,代代传承,激励着奋进的步伐。
一
推开刻有历史故事的大门,走进岳北村捷三公祠,庭院里植被景观错落有致,一片宁静祥和。从外观上看,捷三公祠与寻常祠堂并无二致。步入其中,方能感受到这个祠堂的独特之处,这里是岳北农工会旧址。这里有当年刘东轩、谢怀德、李渭璜办公用房、百代表住宿用房、庶务室、会议室。会议室内有一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周围放着椅凳,还原了当时岳北农工会集会时的场景。伫立在旧址前坪的“锤子大刀梭镖”图案前,仿佛仍然能触摸到那段风云历史。
100年前,工农联手闹革命的燎原之火从岳北村燃起。1923年夏,刘东轩、谢怀德等青年工农按照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回家乡岳北发动组织农民运动,几个月后,随着参与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多,岳北农工会成立。岳北农民与安源、水口山工人联合起来,工农握手革命。岳北农工会成立后,迅速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阻谷平粜等一系列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斗争,极大打击了当地地主老财们的嚣张气焰,岳北农工运动也成为当时湖南农民运动的先声。
1927年1月15日至24日,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衡山进行历时10天的考察。在岳北,毛泽东召开农会干部座谈会,听取区农协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毛泽东听后赞不绝口。他说,岳北农民在军阀赵恒惕的老家闹起了革命,就好像孙悟空钻在铁扇公主肚子里大舞金箍棒。中国有五岳,首先点燃革命火焰的是南岳衡山,要让南岳衡山革命烽火去引燃其他几个“岳”,让革命风暴席卷全中国。他的谈话,给到会人员极大鼓舞。
烽火岁月已经过去。如今,走在田间地头、村角巷落,岳北农工会故事仍然在老百姓的口中传颂,镌刻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不靠天、不信命,团结起来搞革命”的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续传承。衡山县委组织部、白果镇岳北村以岳北农工会为主题,联合组织创作了精品党课《毛泽东考察衡山农运的十天九夜》和情景剧《农运星火耀三湘》。其中,情景剧将雄浑激昂的音乐、铿锵有力的岳北山歌、富有特色的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带领观众重温那段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
岳北村因红色景点而闻名,岳北农工会旧址捷三公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衡山县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源。
二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徜徉在岳北村的田间小道上,宛如置身天然氧吧。抬头望去,生机勃勃的万亩示范片稻田,郁郁葱葱的生态竹篱笆,白墙青瓦的传统民居,粉黛梳妆的美丽屋场,宛如一副灵动雅致的水墨画。在移步换景中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老人躺在摇椅上享受阳光,小孩追逐田园犬在阡陌中嬉戏……
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岳北人始终秉承敢于斗争、敢于进取、不屈不挠的岳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解决基础设施较差、村庄发展规划不明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建设美丽家园。2020年,在外经商的刘红斌返乡担任岳北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田多人少、不通水的状况,刘红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带领村民向外筹资,投工投劳。疏浚渠道、打井硬化、铺设管道,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村里曹各码头和组里的抗旱抽水机站组全部换新,并修缮了总长3.5公里的田干渠,保障良田用水。期盼已久的渠道铺往每亩田地,汩汩活水不仅滋润了岳北的农田,更滋润了村民的心田。
党员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2020年底,岳北村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都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带富能力显著增强。
近日,走进村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正在埋头缝制衣服的谭秋平一边熟练地穿针引线,一边轻巧地踩着缝纫机。“这是我们为广州的一所中学加工的秋季校服。”谭秋平说,今年是她到车间上班的第2个年头。现在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还能陪伴孩子成长,这些变化都让谭秋平感到欣喜而踏实。目前,乡村振兴车间共帮扶村内2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谭秋平的踏实生活是岳北村村支“两委”推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致富的生动缩影。近些年来,在村支“两委”带动下,村民整合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流转,引进西瓜和瓜蒌种植技术,建设基地80余亩,平均年产值达4500元/亩;发展林下经济,建立黄精生产基地,既安置了农闲劳动力,又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与村内水泥制品厂合作,以村集体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积极扩大工厂规模,创新制造工艺,实现村企互惠互利。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做零食小吃的习俗,剁辣椒、臭豆腐、红薯片、腊肉等特色原生态小吃畅销全国,并注册专利商标“彭嫂腊菜”,打响了岳北土特产品牌第一枪。村党支部还启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运用“党建+”模式,推动“民宿民居+美丽屋场”留守儿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惠民项目落地落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订村规民约,建设有颜值、有生机、有支撑、有灵魂的红色美丽乡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三
2023年是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岳北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着力把全村打造为红色乡村,推动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县里专门成立岳北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中央、省市党史专家到岳北村及岳北农工会旧址开展调研考证,对毛主席在湖南衡山考察十天九夜和岳北革命历史进行挖掘整理,再现当年岳北农工运动和毛主席在岳北村的革命故事。今年,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文物保护部门对岳北农工会旧址进行整体修缮,对旧址陈列室的展示工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布置,并建设红色主题鲜明、红色元素厚重的旧址文化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红色文化耳目尽染。
为更好传承红色文化,岳北村通过精品党课、舞台剧、沉浸式教育等形式,打造“重温工农联手斗地主”沉浸式项目,让游客走进历史、重温历史;开展“学唱岳北山歌、参观农工文物、重走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之路、领略农耕文化”体验式教学活动,让游客身处峥嵘岁月,感悟红色文化。去年以来,湖南省各单位前来岳北农工会接受红色教育的人络绎不绝,长沙市、湘潭市、衡阳市等部分单位组织党员到岳北农工会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强信念、跟党走”专题学习教育,聆听现场党课《学习岳北工农革命历史,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40多场。
晨光中的岳北村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如今的岳北村,呈现出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随处可见前来寻访红色记忆的游人,在阡陌中寻寻觅觅,尽情享受红色文化的礼遇和馈赠。何人不起故园情?走出大山的岳北人时常回来看看,无不慨叹家乡的日新月异,宽阔平整的街路、木刻楞风格的店铺、充满活力的文化广场……
这个美丽的红色村庄,正和着岳北山歌的旋律,在岳北精神的滋养下,款款走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山县委组织部)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与衡山县人民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授牌仪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来衡开展义诊
衡山县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衡山高新区2025年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班开班
中共衡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县召开2025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见面会
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摸排与风险性评估工作部署会暨综合服务管理培训会召开
衡山县:“送解优”暖企心 精准服务助发展
下载APP
分享到